欢迎来到云之佳(J-CLOUD)官方网站!专业提供SRM、MOM等产品及服务!
联系电话:023-86831280 13996160893

预约演示

order

返回顶部

TOP

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分析及中国制造2025简述


      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后,GDP一直维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进入“十三五”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因此在新常态下,中国GDP增长维持6%左右及以下(包括5%,甚至4%)的增长会成为未来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国家不会像2008年那样投入4万亿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投入是坚定不移的(制造业强则中国强),中国制造业的扶持计划重心在智能制造。

一、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制造业也由此保持了火箭般的发展速度。早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就占比 19.8%,超过美国19.4%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15 年中国制造业于世界占比已达22%,稳居世界第一位置。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327万家制造企业吸纳了1.05亿人就业,占总就业的27.3%,也是各行业之首。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呈现出以下特征:

      1、中国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国制造业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建立了一定的优势,包括工业体系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大批高素质低价格的熟练工人,以及强大而完善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这些优势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制造业的强大优势。

      2、中国制造业规模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规模确实很大,但大而不强,这是有目共睹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要素和产业价值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导致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末端:

      产业间分工:中国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为主,如服装、鞋帽、小机电等,高精尖技术含量的产业较少。

      产业内分工:在一个产业内部,中国以低技术含量的低端产品为主,如机床行业中国以低端机床为主,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含量不高的汽车零部件如汽车内饰件等为主。

      产品内分工:中国以加工、组装、制造等低附加值的环节为主,研发等高附加值都被国外跨国公司控制。

      3、中国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具有巨大的人口优势和成本优势,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逐渐转移到中国来,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我们来看看以下几组成本的对比数据:

      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

      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税收成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

      人工成本:中国人工成本优势逐渐趋弱(目前美国是中国的2.57倍)

      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由此综合一下,中国目前制造业的成本为美国的95%左右,因此中国的成本优势已逐渐消失,由此会对中国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压力。

      4、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中国的研发支出和研发强度严重不足,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基地,2020年中国的制造业研发强度只有2.40%,而2008年美国已经达到3.3%,德国为2.4%。在所有产业中,高技术:主要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制造业的研发强度最高,2007年美国达到16.9%,日本在2008年为10.5%,相对比2020年我国才为2.67%;中等技术:美国研发强度最高,达到7.5%;英国为5.1%,日本为5.9%;低技术:这几个国家的中低或低技术制造业的研发强度都很低,基本都是低于1%。总之,由于中国研发强度不够,在很多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卡脖子状况,影响中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后劲。

      5、中国制造业面临新的一轮全球新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冲击

      金融危机之后兴起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既是一场数字化革命,更是价值链革命。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新型材料等多点突破和融合互动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一个后大规模生产的世界正在来临。这场革命不仅将影响到如何制造产品,还将影响到在哪里制造产品,将重新塑造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现在,美欧等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促进制造业回流,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对中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冲击,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堵后追”的双重挤压。

二、中国制造2025简述

      1、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寻找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出路,许多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美国、德国、英国等纷纷推出制造业国家战略。美、德、日等国将焦点锁定在以新一代互联网、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制备为代表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展开了新一轮的增长竞赛,试图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此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先后推出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美国推出“工业互联网”,沿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将信息技术融入工业,以信息产业为主张,建立一个开放、全球化的网络,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工业互联网推崇的是利用物联网和软件定义的设备,来充分开启工业领域的巨大效益,美国期望通过工业互联网继续独霸世界。

      德国推出工业4.0,以加强德国制造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从本质上讲,工业4.0是将虚拟网络和物理系统的技术一体化应用于制造业,以及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物联网和服务技术。这将对价值创造、商业模式、下游服务和工作组织产生影响,德国期望通过工业4.0,夯实德国工业强国的地位。

      日本于2009年4月推出新增长战略,提出要重点发展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和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韩国在《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中提出重点发展能源与环境、新兴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等六大产业,以及太阳能电池、海洋生物燃料、绿色汽车等22个重点方向。

中国也适时推出“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制造强国战略。

      2、中国制造2025简述

      中国制造2025更加强调以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业改造升级为切入点,同时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最终完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中国计划用30年时间,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第一步:从2015年-2025年的第一个十年,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具体目标包括:1)制造业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一;2)主要行业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3)一批优势产业率先实现突破,实现又大又强;4)部分战略产业掌握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八项战略对策:1)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并分两个阶段推进:2020年前,广泛推行数字化制造,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广智能制造。高度重视发展数控系统、伺服电机、传感器、测量仪表等关键部件和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制造装备等关键装备;2)提高产品设计能力;3)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创新人才培养;4)强化制造基础;5)提升产品质量,严格质量监管,建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重大装备质量一致性、稳定性;推进品牌创建;6)推行绿色制造;7)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8)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五大工程:实现“中国制造2025”要实施五大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其中,最核心的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3、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主攻方向,是中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为落实制造强国战略部署,工信部启动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计划通过三年时间的探索努力,形成并推广有效的经验与模式,加速智能制造的发展进程。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也是主战场。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我国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制造业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对于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对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智能制造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了绝佳的战略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失之交臂。因此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云之佳是一家行业领先的信息化云服务和工业互联网提供商,专注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业务覆盖Oracle NetSuite ERP、SAP ERP、MOM、MES、WMS、QMS、EAM、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IT规划等,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重庆市首批智能制造服务提供商,重庆市首批工业互联网与云服务提供商,是ORACLE、SAP、浪潮、阿里、腾讯等的核心合作伙伴,云之佳已服务3000多家客户,分布在20+个省市,涵盖汽车及零部件、电子、食品、药业、装备制造、化工、科技、服务、家居、物流、批发零售、连锁、建材、电商等10+行业。


       推荐阅读:

        

        【NetSuite】Oracle NetSuite 云ERP系统 解决方案

        【SAPSAP ERP系统解决方案

        【SRM】数字化供应链J-CLOUD SRM 云平台解决方案

        【MOM】制造运营管理J-CLOUD MOM云平台解决方案

        【WMS】数字化仓储J-CLOUD WMS云平台解决方案

        【MES】数字化生产J-CLOUD MES云平台解决方案

        【EAM数字化设备J-CLOUD EAM云平台解决方案

        【QMS】数字化质量J-CLOUD QMS云平台解决方案 

        【云之佳】云之佳(J-CLOUD)涵盖SRM、NetSuite、MOM、WMS、MES、SAP、EAM、QMS等业务

        【典型案例云之佳服务于2000+客户,20+行业,分布于20+省市